校园邮箱 登录 注册 退出

教学动态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教学动态
文学伦理学批评助力中国文论话语建设
2021年06月05日 16:36:22 作者:admin 点击: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国内学者于2004年提出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其出发点是为了解决文学批评中的伦理缺失问题,包括“理论自恋”“术语自恋”以及文学环境中的道德消减现象。十几年过去了,它的研究现状究竟如何?存在哪些不足和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邹建军。

  中国社会科学网:我们知道您在文学伦理学领域耕耘许久,请您简要阐述文学伦理学批评究竟是什么,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它的核心要义又是什么?

  邹建军:文学伦理学批评是由中国学者在借鉴西方已有的文学伦理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而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要义,是着重揭示文学作品中有在的伦理内涵及其价值,剖析文学作品中存在的伦理冲突、伦理困境、伦理选择等环节,探讨其与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形象塑造、艺术结构、艺术形式和艺术形态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究作家的伦理观念、伦理思想和伦理传统,并追求文学作品中所有伦理现象的社会、文化、历史和心理来源。还原历史、还原现场、还原本质,不以今天的伦理观念和伦理规则来强求古人,而以当时的伦理规范来解释伦理的发生、产生、形成、意义及其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网:在您看来,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国外这一研究领域的现状如何?

  邹建军: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在中国产生并兴起,一是新世纪初期中西文学和文化交流达到了一个新阶段,中国的外国文学学研究者受到剑桥学术传统的启示,同时也受到了以布斯为代表的美国伦理批评的影响;二是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现实需要,有的批评家完全缺少道德责任和伦理规范,对文学作品中存在的肉欲纵横、人心不古等,不仅不敢提出批评,反而有意无意地加以肯定和赞赏;三是中国是具有深厚的伦理传统的国家,孔孟儒学和程朱理学等,都特别讲究伦理教化和伦理秩序,以维护人性人心及社会正常运转,中国当代学者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为文学伦理学在中国的兴起提供了时机和资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一些研究者指出,文学伦理学在理论构建和批评实践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局限。比如研究者多从事外国文学研究,主要面对外国文学作品,且主要呈现为具体作品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总结和反思还比较薄弱等。对此,有学者称:文学伦理学批评毕竟是中国学者努力的结果,是为解决中国文学领域的批评问题而提出来的,它应该更多地融合中国元素,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之中寻求支撑点。请简要谈谈您的看法。

  邹建军:中国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是在研究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有其优势,也有其缺失,值得改进的地方也是存在的。一是中外传统并重,外国的文学作品很重要,中国的文学作品也很重要,作为伦理批评的对象不可偏废。二是古今并重,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学经典很重要,当代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也不可少,因此虽然可以有所偏重,经典和新作应当大体平衡。三是文学作品和思想资源要同等重视,学者们研究文学作品比较多,而研究已有的中西文学思想资源不够,中国历史上和西方历史上的文学伦理论述,都应当系统清理。四是作品和作家要同等重视,研究作品须联系作家,并且把作家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作品是作家写的,作品中的任何内容都来自于作家,从作家的事实可以说明作品,当然作品也可能大于作家,算且几乎都是如此。

  西方早已有文学伦理学,也有伦理批评,但在文学伦理学方面,发展并不充分和系统。伴随中国国力提升,中国文学的最新发展,文学伦理学批评会更加活跃,更显活力,为中国文论话语建设及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现,做出切实的、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