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邮箱 登录 注册 退出

教学动态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教学动态
构建扎根中国大地的学术评价体系
2021年06月05日 16:42:01 作者:admin 点击:

  学术评价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导向性的重要环节,是学术研究的指挥棒。2020年,中国社会科学报“学术评价”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直面当代中国实践,坚守学术本真,回归学术初心,继续关注学术评价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持续追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刊发了一系列主题文章,在学界引起广泛关注,为营造良好学术生态,建立健全中国特色学术评价体系,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献言献策。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科研导向和学术成果。2020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发布《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在从根本上扭转过度使用SCI论文相关指标的不良导向,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基于此,“学术评价”版刊发系列文章学习文件精神,旨在为进一步完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贡献力量。

  《去sci化与社科评价体系建设》(柯平)一文提出,在社会科学领域,“SCI至上”现象有种种表现,造成的后果与影响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有四个方面。一是将SCI评价强加于社会科学,使原本只用于科技领域的SCI评价泛化,严重扰乱了社会科学研究自身的规律性。二是迫使社会科学工作者盲目跟进西方研究潮流,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社会科学研究不仅得不到重视,反而遭到SCI评价的排挤。三是中文社会科学期刊受到极大影响。“SCI至上”导致国外期刊至上,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科学期刊的高水平建设。四是具有中国特色、展现文化自信的许多冷门绝学更加边缘化,在“SCI至上”的学科环境中难以生存。解决社会科学领域的这些问题,建立中国特色的科学的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必须从去SCI化做起。《意见》为破除论文“SCI至上”现象指明了方向,也为自然科学评价和社会科学评价的分类评价提供了依据。

  科学的评价体系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在各项政策制度保障下逐步推进各项基础建设工作。《切实推进科研评价体系建设》(钟慧)一文认为,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要在贯彻落实《意见》要求的基础上,切实做好以下具体工作。一是设立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标准,完善职称评审代表作制度。二是在科研评价过程中既要注重过程评价,又要强调结果评价。三是打破单一的同行评议的评价方式,采取同行评议与量化方法相结合的科研评价方法。四是进一步建立并完善专家评审数据库,科学优化专家评审机制。五是创新人才管理服务方式,把人才评价和人才的发现使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构建综合集成学术评价体系》(黄欣荣)一文围绕《意见》提出的“鼓励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等内容探讨建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学术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文章认为,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的实质是把专家体系、信息体系与知识体系以及计算机体系有机结合,构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体系。该方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把定性判断和定量研究有机结合;二是把各学科、各领域的专家及知识综合集成到一起进行评价;三是把专家经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综合集成,形成人机系统,既有主观评价,又有客观数据。面对复杂系统,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能够发挥定性定量的各自优势,达到全面、客观的效果。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有助于开创学术评价新局面。以往的评价体系或是依靠主观评价,或只注重定量评价。实践表明,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全面的,很难评估出学术成果的真正价值。

  聚焦热点议题 推动学术评价研究走向深入

  近年来,学术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代表作评价、同行评议、人才评价、学术成果评价、第三方评价等领域。过去一年,“学术评价”版就相关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以期为学术评价发展贡献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

  在科研管理、学术评价领域,代表作评价已被广泛应用到职称晋升、项目评审等各类学术评价活动中。《切实发挥代表作评价作用》(苏金燕)一文认为,要发挥好代表作评价的作用,实现代表作评价的初心,还需在代表性成果的类型、数量、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方面仔细斟酌、细化。具体而言,一是要根据学科特点设置代表作类型;二是要根据评价目的设置代表作数量;三是要根据政策导向设置代表作构成;四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代表作评价模式。

  当前,在一些主流学术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中,诸如项目成果评估指标体系或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中均出现了“学术规范”或相关的“制度规范”“编辑规范”等类似指标。这说明人们的学术规范意识已大大增强,具体践行学术规范的举措已越来越具有可操作性。《深化学术规范指标评价体系研究》(叶继元)一文对学术规范的含义进行了重新界定,并以学术期刊为例,用“全评价”体系分析框架中“三大维度递进论”来阐释基本规范的测评问题。

  文章认为,“三大维度递进论”是指对任何一个学术评价客体,都可以从三个维度,即形式、内容和效用来评价。从形式到内容,再到效用,一个比一个重要,一个比一个复杂,谓之为“递进”。首先,从形式上测评,要看学术期刊是否有对基本规范的表述;其次,从内容上测评,需要由同行专家对已出版的期刊及论文的内容进行审读、分析,以判断其是否真正贯彻落实所表述的基本规范;最后,从效用上测评,即在期刊及其论文出版一段时间后,要调查、统计作品被利用的情况和产生的各种效益。

  《标志性学术成果的质量评价》(李志军 尚增健 张世国)一文认为,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人才评价、课题立项、学位评定、经费分配、高校排名、学科评估等学术评价过程中,如何充分考虑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对于维护良好的学术生态具有重要意义。推进标志性学术成果的质量评价,应进一步完善社会科学评价制度、强化社会科学领域学术监督与管理、重视发挥学术期刊的作用。

  随着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生活场景,同行评议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应积极构建同行评议大数据平台,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学术评价之路。《积极建设同行评议大数据平台》(杨红艳)一文认为,同行评议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在需求、理论和实践三个方面均具有可行性。一是这样的平台符合当前需求;二是大数据时代的新理念和新工具为平台的构建提供了可能;三是二次文献的同行评议探索成为平台构建的“先锋队”。构建学术论文同行评议大数据平台,可以改变引文数据相对丰富,但同行评议数据相对匮乏的现状,提高评价效率和质量;推进以论文为指向的评价,有效规避“以刊评文”;减少同行评议弊端,提供可用的新评价指标。

  学术评价由谁来评,即评价主体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发挥第三方评价优势 助力科研评价改革》(邱均平 王姗姗)一文认为,积极培育和依托社会第三方机构参与科研评价,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价的作用,是深化我国科研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引导学校和社会树立正确科研观的迫切需要,是改进我国科研宏观管理的必然要求。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学术评价可以强化评价主体独立性、推动树立正确的科研观、为学术评价提供专业支持、促进学术评价健康发展。

  追踪学科前沿动态 助力三大体系建设

  2020年,“学术评价”版紧跟时代,关注学科发展,反思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探索学科发展的路径与未来方向,持续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中国古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本土重构与全球视野》(徐建委)一文认为,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的话语体系建设对古代文学研究而言意义重大。建设兼具本土特色和国际视野的古代文学话语体系,应重构文学基础概念、引入文学研究的公共性视角、以比较的视野不断完善话语体系。

  中国特色经济学学术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项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这一体系是当代经济学理论研究者的重要使命。《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经济学学术体系》(李金华)一文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学术体系,要加强中国特色经济学重要概念、范畴的研究,促成中国特色经济学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加强对中国特色经济学思想的辨析思考,丰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思想体系;加强对中国经济实践的凝练总结,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际传播理论体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国际传播理论体系》(程曼丽)一文认为,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是中国特色国际传播理论体系的主要特征。当前,中国国际传播话语建设面临的首要任务是突破西方传统的话语框架,在世界发展新态势和多样性的发展格局中求取最大公约数,打造基于共同价值观的话语优势。我们应当充分挖掘“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及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在对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探索与追求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中国电影史学的理论内涵与当代价值》(丁亚平)一文提出,中国电影史学的学术性因时代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特征。电影史学在发展过程中展现了不同的形态,它的理论构成、研究方法与话语策略都在不断变化演进。总体而言,中国电影史学的学术性,在表达着时代意识形态的同时,也昭示了研究主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与此同时,中国电影史学研究需要在标志自己最高学术性水平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中体现新时代的精神内涵,在深刻总结中国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实现突破创新,努力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史学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显著增强了我们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加强法治评估 推进法治建设》(吕艳滨)一文认为,加强法治评估意义重大,推进法治评估体系建设需制定完善的法治评估指标体系、坚持第三方评估客观性原则、加大对法治评估科研工作的扶持力度。

  紧跟时代步伐 让理论照进现实

  2020年,我们走过了“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学术评价”版以开放创新的视野和扎根中国大地的自觉,从学科及学术评价视角思考重大现实问题,展现了新时代的理论自觉与学术自信。

  科技力量在疫情防中显示出强大的支撑作用。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要充分认识到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利用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提升应对风险挑战冲击的应急应变能力。《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刘钒)一文认为,要更好发挥新型科技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应在顶层设计时更加注重多部门的相互渗透与多学科的有机结合;在执行举措时充分回应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应变关切;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应发挥更大作用,特别是要在应急科研资源调配中积极作为;制度运行中需要高度重视科技攻关中的知识产权、成果认定、评价方法的相关政策规定;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既要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骨干作用,也要重视发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创新主体的积极作用;不断完善新型科技举国体制的政策研究。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我国反贫困事业将进入以解决相对贫困为重点的新时期。《探索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李迎生)一文认为,要建立多元共治的贫困治理体系。文章认为,解决相对贫困,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落实。贫困治理的执行机制建设是落实党和政府解决相对贫困大政方针的“最后一公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立社会治理共同体,对新时代贫困治理的执行机制建设具有重要启示。结合相对贫困治理和乡村振兴,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社区)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多元合作的贫困治理体系,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解决相对贫困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工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社会工作融入“健康中国”“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国家战略,尤其是在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健全社会工作专业制度有助于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强专业社会工作制度建设》(关信平)一文提出,专业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有两个方面的重要要求。一是制度的正式性和规范性。社会工作制度体系应该是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的正式社会服务制度体系。其法律体系既规范着专业社会工作者及其组织的行为,也规范着政府和社会建设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的责任。二是要突出专业社会工作的专业技术类职业特点,按照专业技术类职业的要求去建构相关的制度体系,以有利于这一职业的健康发展并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

  近年来,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全力推进新文科建设。《探索新文科背景下循证社会科学新发展》(杨克虎 魏志鹏)一文提出,循证社会科学要在保持学科既有特点的前提下考虑如何与新文科建设协同发展,即在新文科建设的契机中发展和壮大循证社会科学,以循证社会科学的发展支撑和推动新文科建设。如体系建设方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循证社会科学新文科,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研究内容方面,在坚守循证社会科学核心研究问题基础上进一步引入新技术,以新文科交叉学科思维完善循证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学科功能方面,不止聚焦于描述一些客观社会现象和解决所面临的实践问题,同时将人才培养、学科研究提升至对社会价值观重塑、国家软实力建设以及国家重大需求回应的高度。

  交叉学科评价作为重要的决策支持机制,与新文科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息息相关。《立足交叉学科 推进新文科评价》(张琳)一文认为,新文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叉学科形态,与传统学科相比,其成果的形成路径和影响因素更为复杂,学科的投入、产出和影响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更为显著,且成果的生产周期和影响周期可能更长。因此在评价时需要实事求是地遵循其发展的科学规律,甄别新文科研究成果的交叉机理,关注其较传统文科的效度增量,最终促成社会重大问题的解决。